这位国际友人为何对松滋情有独钟
这位国际友人为何对松滋情有独钟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把吉他,它产自松滋。”4月24日,在湖北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战略咨询活动上,中央民族大学美籍教授、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马克·力文抬起电子手表,向记者展示表盘背景图上一把手工吉他,十分精美,琴面上还雕刻着小鸟图案。东京又感叹,这样的手工吉他,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
马克·力文的相关故事,是极具吸引力的。他在活动上不止一次提到“松滋鸡,还有鱼糕,真的很好吃,那是我最难忘的一段时光。”类似于这样的细节,让我们更加关注这位国际友人与松滋的奇妙缘分。
而让马克念念不忘的,还有那位素未谋面却为他制琴的朋友,桐馨乐器的创始人汪锋华。“他是我的老朋友了,我看过他弹吉他唱歌的视频,也算是网友。”汪锋华以这样的口吻回忆起他和马克的缘分。随着故事逐渐展开,我们发现,这不仅仅是两位朋友,还是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心灵交汇。
马克·力文不仅是一位学者,还是一位富有创作才能的音乐人。他的背景也是多元的,社会学博士,在中国生活多年。他通过美国乡村音乐的形式,讲述着中国的故事,至今已创作出70首关于中国的歌,这种文化的传递和交流,真的让人感动。
“他的学生中有一位是松滋人,常常向他介绍松滋的文化和美食”,结果,慢慢地,马克便对松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这种情感的共鸣似乎是突如其来的,简直像一阵春风拂过,随之而来的是对地方文化的浓厚向往。他先后两次来到松滋,体验了这里的春节文化,这代表着热情的接待和文化的传承。
有鉴于此,汪锋华便通过那位松滋学子给马克·力文送了一把“松滋造”的吉他,作为友谊的象征。“听说他很喜欢,我也很开心!”汪锋华的声音中透漏着几分骄傲与温暖。这把吉他,是两个人情感的纽带,也是地域文化的缩影。
可惜的是,在此前,马克·力文曾两次来松滋,但他们都未曾见面。期待通过媒体宣传平台,再次向马克·力文发出邀请,“下次再来松滋,我们一起弹松滋造的吉他,吃松滋鸡!”这种对未来的期待,显然也胜过了以往的遗憾。
那么,是什么让马克变得如此对松滋情有独钟呢?爱情与音乐总是难以分开,虽然二者的组合在生活中并不是简单易得的。但在马克身上,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、友情的温暖,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他不仅是松滋文化的传播者,也是中美友谊的推动者!
正如他所表达过的那样,文化是无国界的,而友谊更是跨越地域半岛体育官方app下载,让人在不同的角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。对于一位教授和音乐家来说,了解松滋的美食和文化,显然不仅限于口腹之欲,更是心灵的满足。每次品尝松滋鸡,听到吉他的弦音,都是对那段记忆的唤醒。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的流动,在这个充满故事的地方都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我们不仅应该在这里追溯他们之间的故事,也要在这些故事中反思一下,我们自身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。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音符,它们汇聚成旋律,传递着温暖与包容。既然文化可以跨越国界,那么对松滋的喜爱,岂不是展现了文化的开放心态?
最后,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次马克·力文能再次走进松滋的那一刻,或许前方有无数动人的乐章等着他去探索,也等待着更多人去感悟。至于那把松滋造的吉他,不仅是一个乐器,也是代表了友谊的信物。
在这篇文章的最后,我想与大家讨论的是,文化中的友谊与互动究竟还有怎样可能性呢?无论身在何处,这种连接都是无处不在的,你有怎样的看法呢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